詳情請看西安晚報一項統計表明,過去10年來,離婚后再婚的人數增加了大約四成。記者采訪我市一些婚介服務中心時了解到:20%~30%的登記者已經有過一次婚姻,這些人的年齡跨度從20多歲一直到60多歲。越來越多的再婚家庭其實就在我們身邊,那么這些再婚家庭過得還好嗎?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,記者走進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三個普通再婚家 庭,希望他們的故事和經歷能夠給人們帶來一些啟示,并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永遠和諧美滿。
遲到的美滿
采訪對象:劉馨 張峰(化名) 36歲 再婚半年
故事:漂泊在外的劉馨曾有過一次婚姻,但那次婚姻給她的心靈帶來的是傷害;隨著富裕的家境與車禍一起跌入谷底,張峰一度鴛夢難圓。兩個對婚姻都失去信心的人不約而同的走進了同一家婚姻介紹所,并最終走到了一起。如今他們的婚姻非常幸福。
在黃慧婚姻信息服務中心,記者采訪了這個幸福的家庭。和一般再婚家庭不同的是,張峰此前一直獨身,生活的種種經歷曾讓他對婚姻不抱任何希望。
“我也沒有什么鐵飯碗,長相又不突出,見面的姑娘個個都像‘姑奶奶’,個個要你伺候,條件太高了。”性格直爽的張峰坦言,這一次次相親讓他覺得結婚一點都不踏實,愛情少物質因素多。已經結婚的朋友也多告誡張峰:結婚了就沒有自由了,你就變成家庭的奴隸。所以到30出頭的時候,雖然家境富裕,但張峰還止步在婚姻大門外。而兩年前一次意外的車禍也讓家庭發生了變故。朝氣蓬勃的弟弟下肢癱瘓,父親需要人照顧,此時的家境也隨著車禍一日不如一日。張峰覺得這一情況使婚姻更成了難題,有哪個姑娘愿意嫁給他呢?
如今,劉馨的出現卻讓這個破碎的家庭美滿起來。善良的劉馨聽到張峰家里的變故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,她提出到張峰家看看。第一次到張峰家,她手捧一束火紅的鮮花送到張峰弟弟的手中,讓張峰感動不已。賢惠的劉馨從此開始精心照料起張峰家里的一切,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。這個家庭久違的溫馨又回來了!
劉馨之所以接受張峰,接受他的家庭,是因為在她看來,張峰是個難得的人。“他心胸寬廣,性格直率,對人真誠,我真沒有想到會在茫茫人海里遇到他。”在第一次婚姻和以后的戀愛中,劉馨的真心實意卻換不來對方的真心實意。因此,張峰的真誠讓她覺得特別感動。
“剛認識沒多久,一起出去玩他就把銀行卡和一些錢放到我包里,他說知道我現在拼搏不容易,需要就用不需要就放著。”劉馨說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心里不設防的人。“因為我是外地人,談朋友時別人對我都很提防,多個心眼。”劉馨回憶第一次見面時,張峰看她的眼神那么純真。以后的相處中張峰讓劉馨每一天都開開心心,“他不會想付出會不會有回報,只是希望我每天都快樂。”
結婚半年多,兩個人每天都能從對方身上感受到日漸濃郁的真情,形影不離的他們一如既往,用自己無私的付出守護著花開的愛情。“我們能互相理解,輕松溝通,用寬容化解一切矛盾。”劉馨說這次再婚的幸福來之不易,是上天的眷顧。而對比兩次婚姻的心態,劉馨感觸良多:“以前任性,老是思前想后,想要完美的婚姻,F在認識到婚姻是實在的東西,是家的感覺,自己也反省自己,已經懂得珍惜了。”
感言:在黃慧婚介服務中心記者了解了很多再婚家庭的現狀。在這些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再婚家庭中,家庭幸福是一個有規律可循的東西。再婚幸福的人有著極其相似的生活態度:真誠、無私、珍惜、寬容……再婚不幸的人也有著極其相似的生活態度:要求多、不信任、愛算計、患得患失……其實何必等到二次婚姻才感悟,婚姻幸福不就是這么簡單。
文章發表于:西安晚報 發表時間:2005年5月16日 |